一边是澳门金管局二季度豪掷456万股、淡马锡同步加仓60万股,另一边是华润三九股价在2025年牛市中逆势跌超30%。
这家中药龙头刚刚交出一份“业绩五连增”的成绩单:营收从2020年的13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76亿元,扣非净利润从12亿元飙至31亿元。
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冷若冰霜。 2025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4.31%,二季度单季净利润更是暴跌47.29%。
CHC业务拖后腿,感冒灵卖不动了
华润三九的自我诊疗(CHC)业务一直是公司的“现金牛”,贡献约六成营收。
但2025年上半年,这块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7.89%,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。
核心产品999感冒灵销量骤减,直接拉低了整体利润。
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同比下降,零售渠道库存高企,导致OTC感冒药需求萎缩。
同时,线上药店分流线下客源,实体药店销售额下滑2.3%,对依赖传统渠道的华润三九形成冲击。
并购后遗症:70亿商誉悬顶
为寻找新增长点,华润三九过去三年连续并购昆药集团和天士力。
2025年上半年,处方药业务因并表这两家公司收入翻倍,但并购也推高商誉至70.45亿元,占净资产比例达33%。
风险在于,被收购方业绩并未达标:昆药集团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下滑5.6%,天士力营收下降2%。
若整合效果不及预期,商誉减值将直接吞噬净利润。
此外,公司应收账款攀升至77.63亿元,占净资产36%,坏账风险累积。
重营销轻研发,现金流暗藏隐忧
华润三九常年维持高营销投入,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39.39亿元,同比增长18.94%,但营收增速仅4.99%。
相比之下,研发费用虽同比增长68.99%,绝对值仅6.62亿元,不足销售费用的五分之一。
市场质疑其依赖渠道推广而非产品创新驱动增长。
尽管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.6亿元,同比增长21%,但货币资金占比下降,理财规模却增至100亿元,引发投资者对资金使用效率的争议。
机构加仓背后的估值博弈
淡马锡和澳门金管局的逆势加仓,与股价下跌形成鲜明对比。
部分市场观点认为,华润三九股价承压源于前期涨幅过大——2021年至2024年累计上涨203%,在大盘调整期抗跌后,2025年面临补跌。
同时,中成药集采政策悬而未决,尽管感冒灵暂未纳入安徽集采目录,但行业降价趋势明确,投资者担忧政策冲击传统药企利润空间。
华润三九的案例折射出中药龙头转型的阵痛:传统业务增长见顶,外延并购带来规模却伴随商誉风险,而资本市场的耐心正接受考验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工作学习中,“Word 转 PDF” 是高频需求 —— 提交论文、发送合同、分享...
以色列战机呼啸着扑向大马士革的夜空,国防部大楼在火光中坍塌——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...
【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...
泰国和柬埔寨这俩邻居咋就打得不可开交呢?边境冲突已经持续多日,硝烟弥漫,死亡人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