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协杯 1/4 决赛,成都蓉城凭借韦世豪的梅开二度,客场 2-1 险胜青岛海牛。值得一提的是,韦世豪最近 6 场比赛进球如麻,一人贡献 6 球 2 助攻,独造 8 球,近 4 场比赛更是完成连场进球。状态如此火热的韦世豪自然引起了外界的一片赞誉。
不过,相比他在俱乐部的高光表现,韦世豪最近两年在国家队的表现却让人不敢恭维,数据显示,此前连续 16 场世预赛(包括 40 强赛),韦世豪的整体表现一般,作为最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国家队王牌边锋 ,他持续保持哑火状态,仅仅在 1 年前斩获过 1 粒进球,而且是打弱队新加坡进的一个无关痛痒的进球。相比在俱乐部的高光,韦世豪在国家队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。
那么,问题来了。韦世豪为什么在俱乐部可以呼风唤雨,势不可挡,可到了国家队的比赛,他却习惯性地成了软脚蟹,无所作为呢?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。
首先是战术适配度的问题。在成都蓉城,韦世豪所处的战术体系完全围绕他的特点构建。徐正源会为他设计内切射门、边路突破后传中以及反击中的前插路线等战术,队友也会有意识地为他输送球权,让他能在最擅长的区域发挥速度和射门优势。而在国家队,战术需要兼顾更多球员的特点,难以单独为某一名球员量身定制打法。韦世豪常被安排在并不熟悉的前腰位置,或需要承担更多防守任务,自然会让他在前场的进攻火力大打折扣。
其次是心理压力的问题。在成都蓉城的比赛中,韦世豪作为前场进攻核心,长期处于熟悉的环境,球迷和球队对他的期待相对稳定,他能以更放松的心态投入比赛。即使偶尔表现不佳,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调整。而在国家队,韦世豪则被视为 "王牌边锋",承载着全国球迷的厚望。世预赛等关键赛事的压力巨大,每一次触球、每一次射门都被无限关注。这种心理负担自然让他在比赛中处理球不够果断,错失很多进攻机会。
最后一点,就是团队协作的问题。在成都蓉城,韦世豪与队友朝夕相处,彼此熟悉跑位习惯和传球节奏。他和队友之间通常一个眼神,就能心领神会,完成彼此之间的连线。而在国家队,由于集训时间短,球员又来自不同的俱乐部,战术理念和踢球风格完全不同。韦世豪与国家队队友缺乏长期磨合,难以形成像在俱乐部那样的默契协作。这自然就会影响他在前场的战斗力。
以上三点,或许就是韦世豪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队判若两人的主要原因。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?也欢迎畅所欲言,展开讨论。
北京时间7月3日,《天津日报》撰文表示,以中国男足现在的状态,注定不可能诞生众望...
北京时间10月29日,NBA常规赛,以下是两场比赛的综述。 火箭106-101险...
马兰现在63岁了,可你要是看过她年轻时候的照片,保准会被她那双眼睛迷住。80年代...
书友们,不要错过了!我挖到了一本真正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,情节跌宕起伏,角色鲜活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