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温江老区一处不起眼的大门背后,代号611的航空研究所静静书写了半个世纪的中国航空传奇。从这里飞出的歼-10、歼-20等“蓝天守护者”,令这个名字在军事爱好者中成为不竭的骄傲与想象源泉。近日,《环球时报》独家披露的访谈,揭开了这个神秘机构的起点——一段从未公开的“南下秘史”,和一架名为歼-9的中国鸭式布局开山之作。
一、 神秘专列南下:328人的航空远征
1970年5月,一辆看似普通的火车专列,从北国沈阳悄然出发。车内搭载着328名神情严肃、肩负特殊使命的航空专家与骨干。他们的目的地——成都原空军028航校旧址。这趟被称为“歼-9大队”的队伍,背负着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:在西南腹地,研制出具备“双二六”(2.6倍音速,2.6万米升限)性能指标的新一代高空高速截击机歼-9。这次搬迁,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“成都所”(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)建所之始。
二、 从歼-9到“鸭式基因”:一次超前的布局尝试
研制团队入驻成都旧址后,克服简陋条件全力推进歼-9项目。面对严苛的性能指标和国际封锁,成都所选择了当时国内尚处空白的“鸭式布局”作为技术突破口。通过在常规主翼前增加一对小翼面(鸭翼),显著提升了战机的机动性和操纵效率。虽然由于时代技术所限,歼-9最终未能列装,但其在鸭式气动布局上的探索与实践,积累了宝贵经验,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巨大潜力。
三、 凤凰涅槃:鸭翼之焰燃遍长空
歼-9的技术积累并未沉寂。进入八十年代,成都所以歼-9奠定的鸭式布局为基础,结合国际航空技术发展新趋势,启动了新一代先进战机的研发。歼-10系列战机由此诞生。其标志性的三角翼加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设计,让“空中猛龙”具备了极强的敏捷性与大迎角飞行能力,成为中国航空史上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款第三代战斗机。
歼-10的成功并未让成都所停下脚步。他们创造性地将隐身技术与鸭式布局相结合,推出了震惊世界的歼-20重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。它证明了鸭式布局在高隐身、高机动领域同样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,确立了独特的“中国流派”。
四、 实战铸就威名:成都所战机走向全球
如今,源自成都所的技术精华,已跨越国界展现锋芒。国产首款四代半战斗机歼-10CE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异军突起。实战对抗中,歼-10CE更以精准打击和优异的近距格斗能力,成功克制过西方顶级三代半战机,用实打实的战绩检验了中国航空技术的实力与可靠性,让“中国制造”成为空中力量的崭新选择。
“为什么我们坚持鸭式布局?因为它最适合守卫中国的天空。”面对记者提问,一名深耕成都所数十年的战机总师目光坚定,轻轻敲着桌角一字一顿,“这条路看似与众不同,但每一步都扎实无比。歼-9的翅膀,到今天还在高飞——歼-10CE证明了它的实用价值,而歼-20证明了我们能走得更远。”
当歼-10CE的光芒点亮国际天空,歼-20匿踪巡航祖国的边境线,那趟从沈阳开来的绿皮火车轰鸣并未远去——中国战鹰振翅长空的每一个辉煌瞬间,都有着五十年前三百个背影为它埋下的不灭星火。
读者热议:
“难以置信!原来鸭式布局的根在歼-9,几十年前的科研前辈太有远见了!”“向当年那328位南下英雄致敬!没有他们打下基础,就没有今天的歼-20!”“期待611所未来带来更多惊喜,第六代战机或许已经在路上!”
【本期话题】
歼-9的火种在历史中点燃征程,今天的成都所正创造何种可能?评论区说说你心中的国产战机王者。
北京时间7月3日,《天津日报》撰文表示,以中国男足现在的状态,注定不可能诞生众望...
北京时间10月29日,NBA常规赛,以下是两场比赛的综述。 火箭106-101险...
马兰现在63岁了,可你要是看过她年轻时候的照片,保准会被她那双眼睛迷住。80年代...
书友们,不要错过了!我挖到了一本真正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,情节跌宕起伏,角色鲜活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