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声明:本故事基于真实历史事件进行叙述,所有内容均来源于史实记载,文中涉及人物情感表达和心理活动为合理推演,基于史实基础;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,请理性阅读。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,特此说明!谢谢!
王洪文拿着花名册,第一个就点许世友的名字,语气还挺不客气。
他以为自己是中央副主席,这些老将军得听他的。
哪知道许世友眼望天花板,理都不理他。
王洪文又大喊了一次,许世友直接把茶杯往茶几上一磕。
01
1973年12月的中南海,比往常冷了几分。
王洪文穿着中山装,走路都带着风。38岁的年纪,中央副主席的职位,让他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的顶峰。
从上海国棉十七厂的保卫干事,到中央副主席,这一路走来,王洪文觉得就像做梦一样。他想起1966年文革刚开始那会儿,自己还在车间里当工人,谁能想到七年后,他就能坐在中南海里开会了。
这些天,毛主席一直在考虑军队的事情。林彪出事后,军队里的情况让主席很不放心。各大军区司令员在一个地方待久了,容易形成山头,这可不是好事。
王洪文清楚地记得主席说过的话:"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,不行呢。搞久了油了呢!"
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,这是个大动作。而主席让他参与这件事,这说明啥?说明主席信任他,要培养他在军队里的威信。
可王洪文心里也有点犯嘀咕。这些老将军,哪个不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?许世友、杨得志、李德生...这些人的资历,随便拿出一个都比他硬得多。
12月22日这天,怀仁堂里坐满了将军。王洪文环顾四周,看到的都是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。说熟悉,是因为经常在会议上见到;说陌生,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心里是怎么看他的。
02
毛主席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,这消息在军队高层已经传开了。
北京军区的李德生要和沈阳军区的陈锡联对调,济南军区的杨得志要和武汉军区的曾思玉对调,南京军区的许世友要和广州军区的丁盛对调,福州军区的韩先楚要和兰州军区的皮定钧对调。
这可是个大动作。这些司令员在原来的军区一待就是十几年,有的甚至快二十年了。调动他们,不光是换个地方工作这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打破可能形成的地方势力。
王洪文也明白这个道理。在上海的时候,他就搞过自己的武装队伍,知道控制武装力量的重要性。但他也知道,真正的军权掌握在谁手里。
这次对调,主席特意让他负责点名。点名,在军队里可不是个简单的程序。谁点名,就代表谁在场的地位最高。主席在场的情况下,让他代替主席点名,这是要给他立威呢。
王洪文想起在部队当兵的那几年。那时候连队点名,都是班长或者排长负责。被点到名的士兵要大声答"到",这是纪律,也是对上级的尊重。
可他忘了一点:军队里的点名,不光是清点人数,更重要的是确认上下级关系。谁有资格点名,谁就是这里的最高长官。
03
其实早在1973年8月十大预备会上,许世友就给过王洪文一个下马威。
那次会议是在京西宾馆开的,周总理主持。当周总理宣布王洪文被提名为副主席时,整个会场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的声音。
参会的人都吃了一惊。王洪文才38岁,在文革前就是个保卫干事,哪有什么资历当副主席?
许世友是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。他直接说:"我认为王洪文担任党的副主席不合适。试问一下,他有什么资历?对革命有什么功绩?"
这话说得够直接的。许世友就是这脾气,心里想啥嘴上就说啥,不会拐弯抹角。
张春桥和姚文元当时就不干了,跳出来攻击许世友。可许世友哪是好惹的?他火爆脾气上来了,当场就和他们吵了起来。
"我在党内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什么错?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我?"许世友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。
张春桥和姚文元被问得哑口无言。他们在上海或许能呼风唤雨,可在这些老将军面前,还真没那个分量。
最后还是周总理出来圆场,说这是毛主席的意思,大家才不再争论。可许世友心里的想法,已经很明白了。
虽然王洪文最后还是当选了副主席,但许世友保留了自己的意见。从那以后,王洪文就知道,许世友这个人不好惹。
04
12月22日下午,怀仁堂里的气氛有些紧张。
毛主席坐在主位上,华国锋和叶剑英坐在旁边。台下坐着的,都是各大军区的司令员。
王洪文拿着花名册,心里有点紧张。他知道主席让他点名的用意,就是要在这些将军面前树立他的威信。可看着台下这些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老将军,他心里还是有些发虚。
"点名开始。"毛主席说了一句,然后看向王洪文。
王洪文站起身,拿起花名册。第一个名字就是许世友。他清了清嗓子,大声喊道:"许世友!"
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,可台下没有任何回应。
王洪文向台下看去,只见许世友脸色铁青,眼睛直直地望着天花板,就好像没听到一样。
这下王洪文有点慌了。在上海的时候,他和许世友还是比较熟的,两人还一起喝过酒呢。怎么这次一点面子都不给?
他壮着胆子,又大声喊了一次:"许世友!"
"咚!"突然,会议室里传来一声响。许世友把茶杯往茶几上重重一磕,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。
王洪文抬头一看,不光是许世友,杨得志、皮定钧、李德生、韩先楚这些老将军都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。那眼神,就像在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孩。
王洪文当时就愣住了。他站在那里,拿着花名册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这些老将军的眼神让他浑身不自在,就像被人扒光了衣服站在众人面前一样。
就在这时,周总理站了起来。他走到王洪文身边,伸手拿过花名册,看也不看就开始点名:"李德生!"
"到!"李德生响亮地回答。
"陈锡联!"
"到!"
"许世友!"
"到!"这次许世友的声音格外响亮。
周总理把名单点完,这才把花名册还给王洪文。整个过程,王洪文就像个局外人一样站在那里。
那一刻,王洪文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威信。不是职位高就有威信,不是主席信任就有威信。威信是要靠实力和资历换来的,而这些,他都没有。
更让他心里发毛的是,许世友看他的那个眼神,就像是在看一个注定要完蛋的人。那种眼神,让王洪文想起了三年前十大预备会上,许世友说的那句话...
05
许世友当年在京西宾馆说的那句话,王洪文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。
在那次激烈的争论最后,许世友冷冷地看着王洪文,说了一句让他印象深刻的话:
"年轻人,坐政治火箭行,领导军队不行。没有军权的人,迟早要完蛋。"
这话当时就像一根刺扎在王洪文心里。许世友说得没错,他虽然当了副主席,可军队里根本没人听他的。那些老将军看他,就像看一个外行。
许世友是个明白人。他从1955年就开始当南京军区司令员,手下带的都是能打硬仗的兵。这种人见多了政治风云变幻,知道谁是真有本事的,谁是靠关系上来的。
王洪文想起许世友摔茶杯的那一刻,心里就明白了。许世友不是在针对他个人,而是在告诉所有人:这个人在军队里没有威信,不配在这里发号施令。
1976年9月9日,毛主席逝世。王洪文和江青、张春桥、姚文元觉得机会来了,开始加紧活动,想夺取最高权力。
可他们忘了一点:没有军权,一切都是空谈。
10月6日晚上,华国锋和叶剑英发动了行动。在中南海怀仁堂,"四人帮"被一网打尽。
王洪文被押走的时候,脑子里突然想起了许世友当年的话,还有那个茶杯摔在桌上的声音。
06
"四人帮"的覆灭,来得比王洪文想象中还要快。
1976年10月6日晚上8点,王洪文接到通知,说要在怀仁堂开政治局常委会。他没想到,这是个陷阱。
当他走进怀仁堂的时候,发现气氛有些不对。华国锋和叶剑英的脸色都很严肃,汪东兴站在旁边,手下带着几个警卫。
华国锋站起来,拿出一份文件,开始宣读:"中共中央决定,对王洪文、张春桥、江青、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..."
王洪文听到这话,脑子里嗡的一声。他想起身,可警卫已经走了过来。明晃晃的手铐"咔嚓"一声,扣在了他的手腕上。
"想不到你们这样快!"王洪文说了这么一句。
是啊,他确实没想到。虽然知道华国锋他们在布局,可没想到会这么快动手。
被押上汽车的时候,王洪文脑子里乱哄哄的。毛主席刚去世一个月,他们就动手了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早就有人在等这个机会了。
汽车在中南海里穿行,王洪文看着窗外熟悉的建筑,心里五味杂陈。几个小时前,他还是中央副主席;几个小时后,他就成了阶下囚。
07
1977年4月,王洪文被转送到秦城监狱。
这里关着的,都是一些"重要犯人"。王洪文住的是单间,条件还算不错,但自由是彻底没有了。
每天除了吃饭睡觉,就是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。王洪文有的是时间想事情,想来想去,总是想起1973年那次点名的事。
许世友摔茶杯的声音,在他脑子里回响了无数次。他这才明白,许世友那一摔,不光是给他难堪,更是在提醒他:你没有军权,早晚要完蛋。
和王洪文关在一起的,还有其他一些人。其中有个叫江腾蛟的,和王洪文比较熟。
有一天,江腾蛟对王洪文说:"洪文啊,你这副主席当得也算风光,怎么说倒就倒了?"
王洪文苦笑了一下,说:"其实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。三年前点名点不动许世友,我就料到下场好不了。那些老将军心里都明白,我这个副主席是怎么来的,也知道我能维持多久。"
江腾蛟有些疑惑:"那你为什么不早做准备?"
王洪文摇摇头:"做什么准备?我一个工人出身,没资历,没根基,在军队里更是说不上话。许世友他们从战场上走下来的,见惯了生死,什么样的人没见过?我在他们眼里,就是个投机分子。"
说到这里,王洪文顿了一下:"许世友当年摔茶杯,不是针对我个人,而是在告诉所有人,我这个副主席名不副实。那些老将军心里都有数,只是没说出来罢了。"
江腾蛟叹了口气:"那你为什么还要跟着江青他们闹腾?"
王洪文看着天花板,半天才说:"因为除了跟着他们,我没有别的选择。一个没有根基的人,只能抱团取暖。可我忘了,抱团也要看跟谁抱团。江青他们也没有军权,我们几个加起来,还不如许世友一个人有分量。"
1992年8月3日,王洪文在狱中病死,终年57岁。
史实来源:本文内容主要依据《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》第八卷、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当事人回忆录整理而成,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。对于部分细节描述,在史实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推演。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
北京时间10月29日,NBA常规赛,以下是两场比赛的综述。 火箭106-101险...
北京时间7月3日,《天津日报》撰文表示,以中国男足现在的状态,注定不可能诞生众望...
马兰现在63岁了,可你要是看过她年轻时候的照片,保准会被她那双眼睛迷住。80年代...
书友们,不要错过了!我挖到了一本真正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,情节跌宕起伏,角色鲜活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