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最近,离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阅兵还差半个月,风头正旺,结果日本右翼媒体突然集体上线了,整个画风变得迷之紧张——直接上了“破防模式”。
咱就看最近的《周刊Post》,甩出大招:日本潜艇世界第一,能把中国沿海军港封得“水泄不通”。
还顺带把中国航母狂贬一番,说什么“缺乏实战经验,一遇自卫队就缴械投降”。
这种自信到近乎膨胀的言论,眼熟得很。
刷刷历史,早在2013年钓鱼岛争议时,他们《SAPIO》就把辽宁舰“草草定性”为纸老虎,结果12年蹭蹭过去,中国航母三艘排队入列,日本“出云”号还在升降机修理间排队等配件。
到底是哪来的勇气,年年复读同一套说辞,还能坚挺到现在?
真是耐人寻味。
咋回事,日本右翼媒体又开始新一轮“自我加戏”?
明面上看,他们玩的是“自我壮胆+中国军力贬低”两手抓,一会吹自家潜艇“无敌”,一会怪咱航母“水货”,仿佛世界只需靠嘴遏制中国。
潜艇这事儿,他们甩出大鲸级潜艇,说这海上自卫队锂电池版“性能世界第一”,一旦有战,青岛三亚统统锁死,航母在港里吃海鲜吃到老。
可是说真的,这种论调也太不把现代反潜体系放眼里了。
中国这几年搞空海天一体式反潜网不是闹着玩。
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那磁异探测仪,能在几百米深海找到不速之客。
052D驱逐舰上的拖曳声呐阵列,简直水下雷达。
沿海铺开的海底声呐阵列和天上遥感卫星连起来,就是立体监控。
日本潜艇想溜进来封锁,换块屏障都没用,简直痴人说梦。
有意思的是,大家不光自己说,还找国际背书。
比如俄军事专家伊戈尔·科罗特琴科说过一句特别精辟的话:中国军工已体系化突破,协同能力超乎外界想象。
咱也不是说自己吹,数据拿出来:今年6月,辽宁舰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开赴关岛,反潜护航演练据说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。
如果这么算,日本潜艇偷渡,保底都摆不脱眼皮子底下。
反正现实摆着,谁嘴硬谁尴尬。
至于日本媒体狂踩中国航母那标准流程,已经可以搬进教程里了。
说什么没打过仗,舰载机没练好,打仗跑道遭殃直接废。
其实这里面有三个小秘密被他们选择性遗忘。
第一,福建舰电磁弹射都打到了一分钟一架次,效果远超“出云”号滑跃甲板。
第二,歼-15T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已常态化,而日本F-35B短距起飞还得节食减重三分之一。
第三,辽宁舰入列十三年,舰载机起降突破四万架次,比日本飞行员年平均一百二十小时多出不止一点点。
又怕又不服,那种纸上谈兵的逻辑,早就被现实打了脸。
不过,类似声音,真不是第一次见。
历史轮回,2013年《SAPIO》说辽宁舰是“纸老虎”,“日自卫队不会输”,甚至臆想“导弹炸毁航母跑道”。
十二年之后,辽宁山东福建三艘航母摆开,日方至今还没真正固定翼舰载机。
复读机一般的套路,说来就来,还挺持久。
这种现象背后,是一种深层次的焦虑感。
8月14日,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居然拿出勾践“卧薪尝胆”的典故,暗示效仿、伺机“反攻中国”。
看着挺硬气,回头查查数据:GDP中国是日本3.5倍,军费5倍,海军总吨位三倍以上。
山东舰编队去趟宫古海峡,日本拿出最上级护卫舰,垂发单元只有16个,大驱055都懒得理。
而且,日本和中国经济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勾连,更让所谓的“反攻中国”变成笑话。
丰田全球销量38%都靠中国市场撑着,日本半导体材料70%销去中国。
嘴上骂得激烈,真要闹翻,等于先拉断自家氧气袋。
这潜艇的迷恋症,说白了,本质上是日本暗自突破和平宪法的“小算盘”。
2025年防卫预算里面,光是潜射高超导弹预算专款就高达892亿日元,射程覆盖中国沿海线,这还专守个啥防卫,分明是“专攻”。
回头说技术,日本潜艇队确实不是纸糊的。
大鲸级主打静音,锂离子电池续航远超传统AIP系统。
但单点技术再牛,碰到中国体系对抗,还是“杀鸡用牛刀”。
俄专家都说了解放军这整套反介入体系,是为美军练兵,拿来打日本潜艇太浪费。
有点招吧,但还是有点尴尬。
日本更阴暗的期盼,是核潜艇这块。
英美支持澳大利亚造核潜之后,日本一些政客已经迫不及待地暗示“核潜艇技术很重要”。
这意思挺危险,踩到核扩散红线了。
大家都上核潜艇,东亚这地界还不直接军备竞赛?
这棋下得有点大,不知道最后谁先被自己嗆着。
日本这套“潜艇封港”剧本,最惨被现实无情打脸。
一个月前的南海交锋,解放军双航母编队在菲律宾海正面逼退美军“华盛顿号”航母。
美军尼米兹级,那可是老本家,才出航十天就急慌慌地跑回去修理。
这场较量说明,现代海战拼的不是单舰一对一,而是整个体系较劲。
航母编队靠卫星、预警机、万吨大驱,交织出战场信息网,传统单舰比拼早就淘汰。
日本还在“潜艇偷袭航母”的套路里打转,时间好像静止了。
想封住中国军港,最终还得输给物理和科技。
福建舰出来后,日媒的焦虑直接升天。
该舰电磁弹射不但让歼-15战机满油弹起飞,连空警-600预警机都能带起来,探测范围辐射500公里。
潜艇还没来得及靠近就被锁死。
那种“封锁战术”大概只能在地图上自娱自乐。
都别说第一岛链,活活连半岛都难出。
就这还YY着世界第一,真是突破天际。
拆开看,日媒这波“赢学理论”背后有三重小算盘:
一,修宪之痒。
极右翼的政党7月甩出新版宪法草案,想恢复天皇实权,砍掉“法律平等”条款。
这时候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正好能让内部压力转移一些。
二,技术差距。
中国055大驱、歼-20、福建舰都已是体系优势,日本最上号护卫舰、F-35B和出云级全方位落后,没办法,只好嘴上找平衡。
三,押注美爹。
美国副总统说“绝对主导时代已成过去”,日本紧接着渲染中国威胁,既给美国表忠心,也顺势索要更多先进装备和技术。
三板斧用得熟练,逻辑已经脱离实际。
其实,日本这次对解放军的“发难”,归根到底,就是心虚和酸葡萄心理大集合。
怕得要命,但又不服气,只能靠嘴安慰自己:解放军航母不堪一击,潜艇能给中国打回原形。
说白了,不愿承认中国这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军力和体系升级,只能继续重复打气。
军国主义的幽灵,也在日本心底越来越活跃。
对于咱中国,不仅是保家卫国,也是维护东亚和平的压舱石。
面对外部的挑衅和各种口嗨,咱完全没必要浪费口水。
实力即是最好的反击。
有时候实力强了,别人刷嘴皮子都不太好意思再聊。
未来,随着发展步伐加快,中国的军事实力必然持续提升,到时候这些小剧场自然而然会消音。
当然事到如今,万事都靠实力,少说多做。
遇到贬低、挑衅,一笑置之,发展才是最大的底气。
这些年咱也不是靠嘴赢的,都是用成果让人“无话可说”。
日本那些所谓“世界第一”的论调,听着热闹,等到真要比比谁更硬,成绩单摆出来就够一目了然。
反正技术、体系、经济全方位,无论他们怎么吵,现实都打脸得很。
其实,类似争端以后还会再来,那秘方就是“实力+战略定力”,该练练、该盯盯。
警惕和开心,警惕的是军国主义思潮抬头,能开心的是中国军队就是把这样的压力变成进步的动力。
说了这么多,咱还想问大家一句:日本这回又炒“潜艇能封锁中国军港”,你怎么看?
是纸上谈兵,还是焦虑使然?
欢迎评论区炸起来聊聊你最真实的想法。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北京时间7月3日,《天津日报》撰文表示,以中国男足现在的状态,注定不可能诞生众望...
北京时间10月29日,NBA常规赛,以下是两场比赛的综述。 火箭106-101险...
马兰现在63岁了,可你要是看过她年轻时候的照片,保准会被她那双眼睛迷住。80年代...
书友们,不要错过了!我挖到了一本真正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,情节跌宕起伏,角色鲜活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