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7月上旬,以色列用命令的语气让中国管一管伊朗,理由是伊朗想买歼-10战机。只因为伊朗的石油大多出口到中国,以色列就认为中国能够让伊朗“听话”。
埃及用实际行动给以色列当头一棒,派在亚历山大港的红旗-9B雷达表明,中国的武器已经进入中东地区。既然决定用中国装备,那也不会被以色列的一纸命令给吓倒。
突然发现,以色列被包围
以色列提出要求的时机真挺耐人寻味的,刚好是在七月初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期间,伊朗防长刚和中国军方在会上闭门会面。紧接着,伊朗的媒体密集报道,打算用解冻的海外资金买36架歼-10CE战机。
此刻,以色列发出的通牒倒不如说是对中伊军事联手的某种压力,而不是单纯的外交请求。
这份通牒显示出以色列的两面派,一边和中国保持双边贸易往来,另一边又试图插手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法军售。
不过,从对中来讲,“资源依赖”并不意味着“政治控制”。按照这个观点,像德国买俄罗斯天然气、日本引进中东石油这些,都该受到资源出口国的遥控指挥,实际上,这也算是美国那套长臂管辖式霸权逻辑的翻版。
挺有意思的是,以色列对歼-10的怕法,比对其他武器还要深一些。伊朗空军的主力机型还是美制的F-14和F-4,基本都超过40年了,作战半径也就500公里左右。
歼-10CE搭载的霹雳-15导弹,射程高达200公里,还能在电子干扰环境下同时追踪10个目标。要是伊朗空军用这招打造起现代化的空防体系,就算以色列的战机也难再像现在这样自由地在伊朗领空穿梭。毕竟,现在伊朗为了保护作战实力,空袭来的时候,经常是选择不升空拦截。
德黑兰盯着歼-10的背后,其实揭示了中东战场那些硬伤。要知道,2025年1月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时,伊朗在叙利亚部署的防空导弹竟然没能发现F-35的踪迹,结果革命卫队的基地就这样被炸掉了。
更惹尴尬的是,导弹警报一响,伊朗空军唯一能起飞的,也就那几架用卡车零件拼出来的F-5战机。如今,武器更新换代已经不再是个选项,而是关系到存亡的关键问题。
五月份的印巴空战成了经典范例,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靠着预警机的数据链,在超视距之外锁定了印军的阵风战机,一击命中,完成了首杀。如果伊朗决定引进歼-10CE,也得配备空警-500预警机和攻击-2无人机,形成一个包括“雷达预警、指挥控制和火力平台”的立体网络。这一调整,肯定会彻底改变目前以色列对伊朗空中优势的单向透明格局。
以色列的担忧可不止这些。沙特和阿联酋在7月上旬偷偷签了个中国中程防空系统的采购协议,另外,埃及也正式启用了红旗-9B防空导弹系统。
中东那些石油大国一旦用人民币结算能源,又纷纷装备中国的防空导弹,以色列顿时感觉自己被中国武器包围了。歼-10对伊朗来说,就像东风-17对沙特那样,都是破局关键的制胜武器,能彻底改变区域的攻防格局。
愿意购买中方军备的国家,彻底明白了这一点
红旗-9B雷达车的覆盖范围达260公里,已彻底取代了老旧的俄制S-125防空导弹系统。埃及的这个决定让美国挺难堪,之前美方不愿意提供“爱国者3”替换设备,主要担心埃及会用它来对付以色列。
如今中国的装备不仅稳扎稳打地走入了市场,还成功打通了美国传统势力的关键通道。
沙特和阿联酋的采购行动让美以两国的紧张感升了不少,之前那些一直续签F-15SA战斗机合同的传统美国客户,现在偷偷把中国的防空导弹和察打一体无人机加入到采购名单里头。
这种“左右兼顾”的做法,实际上反映出一种安全上的担忧。乌克兰战场上,西方武器系统出现了后勤断裂的迹象,而中国的军工产能就成了一个解决方案。在关注中国装备之前,他们可是苦等美制的炮弹和战机,可屡次遇到拒绝或敷衍了事的情况。
比起换武器,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于美元和石油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像以前那么紧密。沙特通过上海石油期货市场结算了48%的亚洲石油出口,伊拉克也采用人民币来付天然气的钱,这些转变让军购体系背后有了实际的经济基础。埃及此次买红旗-9B,绕过美元,用本币来结算,也正说明“装备去美化”和“结算去美元”的双重趋势,真正让美国武器商头疼的,不只是武器的变化,而是整个结算体系的转变。
巴基斯坦的示范作用远远超出了预期。5月,枭龙Block3在空战中击落印军王牌阵风战机后,这款中国战机的搜索兴趣猛涨了450%。埃及已经开始“隼-10”项目,考虑引进枭龙的生产线,阿联酋空军的将领们也多次前往中国考察L-15教练机,战场上的表现堪称最有力的宣传。
中国装备在中东地区的表现,远不仅仅是“价廉物美”。沙特的“沉默猎手”激光防空系统在拦截胡塞无人机时,成功率高达92%,显示出强大的实战能力。埃及的红旗-9B与原有的俄制雷达配合得也相当快,证明中国方案能很好适应各种战场环境。这点和西方设备常常绑着复杂的政治条件,俄制武器售后又跟不上节奏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更核心的优势在于,歼-10CE让客户可以自主挑选俄制或国产的发动机,而VT-4坦克也开放了火控系统接口,这种“定制化”正好满足了中东国家对于技术自主的强烈需求。
美国《外交政策》刚刚透露,阿联酋用中国装备在训练也门政府军,这样的第三方合作场景一出现,意味着中国的技术标准已经开始深入地区的安全管理体系了。
这些悄然无声的安排,反倒成为最实际的回应啦,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资格去指挥中国要和谁合作办事。
在70年代,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击败乌干达装甲师的战役,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;到了90年代,塞尔维亚靠中国的雷达技术成功击落F-117隐形战机。而现如今,如果伊朗能借助中国的体系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空防系统,也许会彻底终结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空袭的神话。这份恐慌转变成外交施压,反倒暴露出他们应对军工不断升级的体系时,显得有些捉襟肘见。
以色列的担心可以理解,不过,角度可能有偏差。如今军火交易的核心,不在于阻止别人采购什么,而是在于弄清楚客户为什么愿意买。中国的装备能帮埃及维护自己的选择权,也能帮助中东国家争取制空权,这种实际的安全感,哪怕几份外交照会也难以否定。
北京时间7月3日,《天津日报》撰文表示,以中国男足现在的状态,注定不可能诞生众望...
北京时间10月29日,NBA常规赛,以下是两场比赛的综述。 火箭106-101险...
文|木子 编辑|娱叔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,黑了南方有北方。 尽管国足的世界杯征...
书友们,不要错过了!我挖到了一本真正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,情节跌宕起伏,角色鲜活得...